武進醫(yī)院病房大樓舊址,位于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nèi),原為教會醫(yī)院門診大樓,于1933年7月1日為武進醫(yī)院成立15周年而建,病房大樓動工時舉行了奠基典禮,今奠基紀念碑仍存。今存樓屋一進,坐北朝南,呈凹字形,面寬五間,中間四層,兩旁為東西廂樓,上下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保存完好。整幢建筑中西合璧,美觀大方,是常州最早的現(xiàn)代醫(yī)院建筑遺存,是一院的標志性建筑。武進醫(yī)院是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的前身。1918年由![詳細] |
史良故居位于和平南路143號,史良,女,抗日救國會七君子之一。解放后任-部長、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等職。故居現(xiàn)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佇立在和平南路這庭院的天井里,看著這座老房子,就想到史良的童年,仿佛看到她夜晚溫習功課的燈光,看到她從這里走出去讀政法大學的身影……,這座老房子的一磚一瓦、一柱一梁都曾經(jīng)呵護過史良的成長,F(xiàn)今看到這座故居多年沒有修葺,至今還擠居著幾戶居民,……[詳細] |
延陵東路358號,中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即戚機廠)高大的圍墻內(nèi),矗立著一幢3層小洋房,戚機廠人稱它“老三樓”,又叫民國辦公樓,是1941年時由日寇所建。它與總成車間、聯(lián)合剪沖機和道釘鍛造機等老機器設備一起,合稱為“戚機廠舊址”,見證了武進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一段歷史。民國辦公樓位于現(xiàn)廠區(qū)東南側,1941年日軍所建,建成后日本的歷任場長均在此樓辦公,解放后稱“老三樓”。建筑面積611.5平方米,紅磚砌筑……[詳細] |
舍頭橋地處江蘇溧陽市埭頭鎮(zhèn)舍頭村。據(jù)《清·嘉慶溧陽縣志》記載:該橋建于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662年),距離當時溧陽縣城11公里。據(jù)當?shù)匕傩照f,橋是用一只報恩的母雞所吐的血來換錢,由上黃一帶的石匠祖師們用當?shù)氐氖^一錘一鑿而建成。舍頭橋全長30米,橋面寬約3米,上部用條石起拱,下部用石塊筑墩,橋底用條石砌成反拱,支撐橋腳,南北橋面均為石級,且有條石護欄,稱得上是石拱橋工藝的精華,該橋目前是溧陽市唯一……[詳細] |
觀蓮橋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溧陽縣溧城鎮(zhèn)常溧河上,距離溧陽城4.5公里,又稱“昆侖橋”。據(jù)說清代乾隆年間修此橋時,河中滿是盛開的蓮花而得名“觀蓮橋”。清朝彭桂曾寫詩贊揚該橋:“故園吾久別,此地到來稀。水暖魚苗長,林蔭燕子飛。乍維橋半艇,對掩竹間扇。-漁夫,持竿上釣磯!贝藰驗槔鲜绞皹颍宕饩w十四年(1888)重建?谷諔(zhàn)爭時期,日寇妄圖狙擊我軍的進攻而多次企圖炸毀此橋,但觀蓮橋在當?shù)乩习傩盏谋Pl(wèi)下,……[詳細] |
清涼寺在常州市區(qū)清涼路22號。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初名報恩感慈禪院,毀于元末。明永樂元年(1403)移建今址,稱清涼寺,后改名端明寺,又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火。清光緒至民國間,靜波禪師及前任住持,先后重建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jīng)樓、法堂、禪堂等300余間。主體建筑位于中軸線上,其中藏經(jīng)樓為三層木構架硬山頂,用料講究,雄偉高大。寺內(nèi)尚存明正統(tǒng)八年(1443)禮部尚書胡熒立《報恩感慈寺佛殿記》……[詳細] |
趙元任故居在青果巷16弄15~22號。趙元任(1892~1982),系趙翼后裔,現(xiàn)代著名語言學家、音樂家、哲學家。故居系其曾祖父朗甫(清咸豐進士,金華知府)建于咸豐年間(1851~1861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元任9歲時,隨父母由天津護送其祖父執(zhí)詒(官冀州直隸州知州)靈柩回常,遂居住此宅,并由父衡年在宅教授《書經(jīng)》、《左傳》等古籍,在此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今存平屋二進,樓屋二進,上下……[詳細] |
宋巷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舊址位于竹簀鎮(zhèn)宋巷里村,為二進兩廂庭院式民房,是陳毅率領的新四軍一支隊于溧陽竹簀橋會議后在蘇南革命根據(jù)地承上啟下的重要依據(jù),是重要的革命文物。1938年夏,根據(jù)中共中央、毛澤東指示,新四軍先遣支隊和第一、第二支隊在陳毅、粟裕、傅秋濤、張鼎丞率領下,相繼由皖南東進蘇南敵后,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創(chuàng)建抗日根據(jù)地。同年深秋,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從茅山地區(qū)南移至宋巷,后曾一度轉移至水西……[詳細] |
劉國鈞故居在青果巷82~84號。劉國鈞(1887~1978),靖江人,定居常州,現(xiàn)代著名愛國實業(yè)家、文物收藏家。故居原為“唐氏八宅”中八桂堂舊址,共有門屋、大廳、客堂、經(jīng)樓(天香樓)四進,均硬山造木結構。大廳面闊3間,明間寬3.75米,進深8檁,后有翻軒。三進寬度與大廳相同,進深9檁,左右通道有磚雕門框。兩側有走廊貫穿前后,每進隔有天井,植以桂花。全宅以垣墻圍成院落。三進假山后即經(jīng)樓(天香樓),上……[詳細] |
史貽直墓,今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溧城鎮(zhèn)夏莊行政村徐角自然村,騰飛路北側文靖園。史貽直,《清史稿·卷三百三·列傳九十》有傳。史貽直墓,《嘉慶溧陽縣志·卷四·輿地志·墓》有載。據(jù)《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南巡,奏準先賢、先儒、名臣祠、墓三十九處,其中就包括“溧陽縣大學士史貽直墓”。1999年4月21日,“史貽直墓”被溧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溧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史貽……[詳細] |
白龍廟位于江蘇常州、無錫交界,橫山橋鎮(zhèn),始建于南朝陳代。它座北朝南,亭臺樓閣,山環(huán)水抱,氣勢非凡,候鳥云集,四季花香鳥語,真可謂人間之佳境。白龍廟位于紫霞峰南坡,與大林寺隔嶺相望,始建于宋紹興年間,相傳有項女誤食仙桃而孕,含羞自盡,胎化白龍,因此建廟奉祀,供奉白龍娘娘。清光緒四年(1878年)重建玉皇大殿、東岳殿、十王殿、圣母殿、接官廳、歡樓等主要建筑,有屋百楹。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詳細] |
文筆塔位于紅梅公園南端。始建于南齊建元年間(480-482年)。原為太平寺附屬建筑太平講寺塔,迄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宋代詩人楊萬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陽惟照一塔孤“句。相傳每當塔頂有祥光騰現(xiàn),常州地區(qū)必有文人中狀元,為常州人文薈萃的象征塔高48.38米,磚木結構,7級8面,中有旋梯,登塔遠眺,令人賞心悅目。塔東區(qū)以硯池為中心,四周有墨香榭、碑廊、文筆樓、文思橋、夢筆軒、夕佳亭、待月亭、星聚橋……[詳細] |
梅嶺玉礦遺址位于溧陽市天目湖鎮(zhèn)平橋與廣德縣廟西交界處,上世紀80年代首次發(fā)現(xiàn)透閃石軟玉礦床。目前,環(huán)太湖區(qū)域內(nèi)所發(fā)現(xiàn)的玉礦,僅有溧陽梅嶺玉礦一處。通過地礦成分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梅嶺玉中品質(zhì)較佳的軟玉與江蘇武進寺墩、吳縣草鞋山等地出土的良渚文化部分玉器材質(zhì)基本吻合。學術界認為溧陽梅嶺玉礦可能就是良渚文化玉器原料的一處來源地。2019年,梅嶺玉礦遺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惲鴻儀宅建于清光緒年間,坐南朝北,成凸字形,有東、中、西三路,占地約7000平方米,是青果巷街區(qū)內(nèi)比較大的民居住宅。建筑群平面略呈凸字形,相傳有房屋108間,磚木結構,均為硬山頂平房,由東側、正中、西側三部分組成,中間分別由夾弄和內(nèi)走廊相隔,東側廂房處于廣敷義塾建筑后面,前后共3進。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段玉裁,字若膺,號茂堂,金壇人,清代乾嘉學派中著名訓詁學家,一生著述多達數(shù)百卷,所作《說文解字注》,為祖國語言文學的繼承和發(fā)展,建立了不朽功勛。其墓在金壇縣花山鄉(xiāng)大壩頭村邊,歷年荒蕪,墓冢堙沒。1985年撥款重修,墓區(qū)四周砌筑青磚護墻,東西寬22米,南北進深12米,院門石柱題為“硯田樂事千秋業(yè),鐵骨家風七品官”。門前石階九層,連接一條通道上下出入。墓區(qū)正中為段玉裁墓,碑文曰:“清故段茂堂公夫婦墓”……[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