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宮(銘鏡社)位于南安市詩山鎮(zhèn)碼頭鎮(zhèn)交界處,行政區(qū)域屬于碼頭鎮(zhèn).行政村為仙都村,舊時稱為山兜村。仙都宮原址在水尾庵尾地,以宮內敬奉-年代推算,公元990年之前就已有宮觀且香火旺盛。該宮歷經(jīng)歷史朝代變遷。佛教興衰變化最終還是留傳下來。于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被拆毀,但村民信仰-之心猶在,私下燒香拜神不減。故在一九九八年臺灣信士謝耀芳先生委托余文挺先生來村與子賢先生聯(lián)系協(xié)助本村重建宮事宜。子賢先生二次邀本鄉(xiāng)內外信士鄉(xiāng)賢會議。組成仙都宮籌建會,在臺灣臺南幸山堂堂主林育忠先生、住持林郭玉先生、信士謝欣霖先生率爐下眾信士捐人民幣壹拾捌萬伍仟元和村內外眾信士、信女捐資拾多萬元資金支持下為宮的建設籌足了資金。新宮址由本村福地宮顯佑尊侯-壇前一舉三信杯擇定,座向乾巽兼戌辰,是年農(nóng)歷五月初四日動土奠基,八月竣工。建成的宮宇冠冕堂皇,紅墻綠瓦,雕龍造鳳。既有古剎風貌,又有現(xiàn)代化建筑的風范。占地面積有1600平方米。宮觀建成后即舉行了諸-進宮安座大典。由于子賢先生努力做工作以本宮遠景說服人。2000年旅居馬來西亞僑親信士黃水山先生、信女葉秀英女士樂捐人民幣伍萬伍仟元建成了仙都宮戲臺。旅居印尼僑親信士黃瑞泉先生捐……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