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寺(第六批國保)時代:明至清地址:五臺山臺懷鎮(zhèn)東北2公里五臺山最大的十方禪處。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高僧法聰禪師曾在此講經,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重建,曾名普濟寺、護國寺、北山寺等。清代多次重修,乾隆年間改名碧山寺。宣統(tǒng)二年(1910年),乘參、恒修兩老修行于此,建一茅蓬,廣濟十方僧人食宿,又稱“廣濟茅蓬”。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殿堂房舍108間,分前、后兩進院落。前院有天王殿,左右為鐘鼓樓,后依次為毗盧殿(雷音殿)、戒壇殿,東西配殿、廂房。天王殿正中塑有彌勒佛,背后塑-神韋馱,兩側塑四大天王。毗盧殿正中供毗盧佛,兩側分別為十二圓覺菩薩。戒壇殿為前院主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殿內正中青石砌戒壇,長5.1米,寬5米,高1.2米,是五臺山唯一的戒壇,為僧侶受戒之地,戒壇基座為早期遺物。壇上塑釋迦佛,佛前又置玉佛一軀,結跏跌坐,高約1.5米,系民國18年(1929年)江西徐玉如居士從緬甸請來供奉于此寺,雕工細致,姿態(tài)莊嚴。殿兩側為脫紗十八羅漢像,塑制精美,神情各異。后院地勢凸起,設垂花門,藏經閣,左右為經堂香舍。藏經閣上下兩層,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底層塑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