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紹 聽水齋在靈源洞下端,此齋建筑造型象一艘石船,上有船倉,內可住人,沿石階小道而下可至此齋。清宣統(tǒng)皇帝的老師陳寶琛號聽水居士,年老返鄉(xiāng)時在此修建此齋,過居士清閑生活。原石柱有對聯(lián):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憂中有樂,樂中有憂。 福建福州……[詳細] |
三坊七巷之一。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原名修文巷,宋代改稱興文巷、文興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于巷北而改今名。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后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塔巷如同其他坊巷,也是一條代有名人的人文坊巷,與這條巷子有關的,有開閩王王審……[詳細] |
石鼓名山坊新建于1972年,各路游人匯集于此,即可進入山門,但有一事奇怪,無論是步行,乘車還是坐纜車,即使進了山門,沿途都看不到規(guī)模宏大的涌泉寺蹤影。原來,這是涌泉寺獨特的建筑構思。整個寺院依山度勢,建在白云峰的頜處?拜浶屑曳Q為“燕窩穴”。全寺藏而不露,素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之稱。由于涌泉寺的特殊布局,遂有一段饒有趣味的民間傳說:古時涌泉寺西禪寺同為閩剎巨擘,規(guī)模相似,影響相近,排列不相……[詳細] |
看 點 法堂的左側是圣箭堂(即方丈室),堂前有三株千年鐵樹,供游人觀賞。鐵樹成為涌泉寺“三鐵”之一,是因為它有“年年開花”的奇觀。 介 紹 這三株鐵樹左右兩株雌樹特別粗大,相傳分別為五代王審知和國師神晏手植。中間一株是1972年從西禪寺移植的雄樹。外地鐵樹罕見開花,鼓山其他鐵樹也不開花。唯這三株靈氣獨鐘,歲歲開花。雌樹黃花如絨球,雄樹花型似絨塔! ∈ゼ米怨乓詠矶酁樽〕志幼,又稱為方丈室……[詳細] |
戚公祠位于于山白塔寺東,在補山精舍之側,為祭祀抗倭名將戚繼光而設。浙江參將戚繼光(1528~1587年),明代杰出軍事家,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寧德橫嶼、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勝仗,給倭寇以沉重的打擊。班師回浙江時,福州官紳在于山平遠臺設宴接風,勒碑紀其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后廢。現(xiàn)祠是1918年重建。祠廳建在石崗上,旁有五株蒼松,前為平遠……[詳細] |
介 紹 涌泉寺前有兩口泉眼,一是羅漢泉,一是石池。傳說千年來泉水不斷地從泉眼里涌出,從不干涸。涌泉寺因此而得名。鄰近景點 鼓山摩崖石刻 登山古徑 聽水齋 天王殿 法堂 藏經殿 鼓山 喝水巖 廨院 鐘樓、鼓樓 圣箭堂 達摩十八景 萬象亭 龍頭泉 涌泉寺 大雄寶殿 香積廚 山門 開元寺(鐵佛寺) 石鼓名山坊 千佛陶塔 福建福州……[詳細] |
龍頭泉始建于元朝延佑二年(1315年)。傳說喝水巖泉水改道后,從這里石壁中噴出,后人把這股水引入石制的龍頭嘴,龍頭之下裝上一座輪機和掛一個小鐘,龍頭吐水,這股水沖向輪機使之轉動,并帶動鐘鳴。據從元朝起有關資料記載此泉千百年來久旱不竭,水質純凈,類似杭州虎跑泉,屬優(yōu)質礦泉水。由于水的表面比重大,表面張力強,所以小硬幣放置水面也不下沉。用這里泉水泡沏鼓山出產的“半巖茶”味道甘冽清香,沁人心脾。……[詳細] |
林則徐墓位于福建福州市北郊馬鞍村的金獅山麓,面對五鳳山。林則徐(1785~1850)是我國清代民族英雄。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嘉慶進士,歷任巡撫、總督。力倡禁煙,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嚴令英美煙販繳出鴉片237萬斤,在虎門當眾銷毀。英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他團結軍民打退英軍進攻。由于清廷妥協(xié)求和,被革職充軍新疆。后起用任云貴總督。1849年因病辭職回籍。次年又奉命赴粵……[詳細] |
九仙觀始建于北宋,祀何氏九兄弟。清朝時前殿稱“天君殿”,內供奉“王天君”;后殿稱“九仙閣”,又叫玉皇閣,祀玉皇大帝。閣前龍鳳青石柱,為清代名匠杰作。福建福州……[詳細] |
西湖公園位于市區(qū)西北部的湖濱路,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晉太康三年時,郡守嚴高引西北諸山之水到此以灌溉農田,因其位于晉代城垣之西,所以稱西湖,后又經歷代擴建,始有今日之規(guī)模。園內長堤臥波,垂柳夾道,湖中幾個自然的湖嶼間有飛虹橋、步云橋、玉帶橋等相連;園內還有動物園、博物館、展覽館、林則徐讀書處和禁煙亭等。西湖現(xiàn)在總面積約45公頃,水域面積約30公頃,共有三座……[詳細] |
溫泉公園是一座具有歐式風格的休閑公園,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的專家設計,1997年初建成開放。公園占地約10公頃。以玻璃金字塔為中心,分為北半部和南半部兩大部分。北半部以人工景觀為主,分為古鐵思源區(qū)、茶花園區(qū)、桂花園區(qū)、榕芳游憩區(qū)、竹園區(qū)、珍稀樹木園區(qū)、熱帶風情區(qū)、水景觀賞區(qū)、綠蔭休閑區(qū);南部仿效天然湖光山色,有山、湖、島,樹木繁茂,鳥語花香。正門入口處的金字塔是溫泉公園的中心建筑物,由鋼網架構而成……[詳細] |
華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鼓樓區(qū)北隅、屏山南麓。該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原名越山吉祥禪寺,明正德時始改名華林寺,寺大殿今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當時,吳越國國王錢镠割據閩浙等地,福州郡守鮑修讓為祈求佛祖保佑郡境的安寧,拆除閩王宮殿,利用拆下來的材料在屏山南麓修建“越山吉祥寺院”,內有文昌祠、普陀巖和正殿等。正殿之后有法堂,法堂之西有祖師殿,都以屏山(越山……[詳細] |
福州白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于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傳說在于山西麓坡地上挖基,卻掘出一顆五彩寶珠,故將塔命名為“報恩多寶定光塔”。附屬的寺廟亦稱“定光塔寺”。其實,這是王審知事先策劃的。他派人暗埋珠寶,再公開挖掘出來,這樣可為塔取個好名,可聚人心,可讓閩王是孝子的消息不脛而走。初建時塔內砌磚軸,外環(huán)木構樓閣,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層磚心木塔。每層的斗栱、云楣、棟梁……[詳細] |
位于福州市內烏石山東麓,又名凈光塔,烏塔是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福建觀察使柳冕為祝賀德宗李適壽誕祈福,用石頭壘建的“貞元無垢凈光塔”。塔身用青色花崗石砌造,外表略帶烏黑,故名“烏塔”。烏塔原名“崇妙保圣堅牢塔”,它的前身系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建“凈光塔”。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被毀。閩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閩王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準備在舊址上重建九層寶塔。方到七層,王延曦被……[詳細] |
位于屏山頂上,屏山是福州三山之一,因為山峰形狀像一座大屏風,所以稱屏山。越王時在山麓建故都,所以又名越王山。明初,福州時有;肌榱朔烙量艿娜肭,也為了城市的發(fā)展,明洪武四年(1371年)駙馬都尉王恭負責砌筑石城,稱為福州府城。府城北面跨屏山,南繞于山、烏山。城墻東、西、南三面依宋代的外城遺址修復。建福州府城時,王恭先在屏山頂修建一座譙樓,作為各城門樓建造的樣本,稱為樣樓。樣樓是重檐歇山頂的雙層……[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