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村宜齋公祠位于大埔縣西河鎮(zhèn),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北塘村宜齋公祠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石圳村史廬位于大埔縣楓朗鎮(zhèn),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石圳村史廬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匯城村華萼樓位于大埔縣三河鎮(zhèn),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匯城村華萼樓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北塘村振德樓位于大埔縣西河鎮(zhèn),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北塘村振德樓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大埔縣工農(nóng)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位于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zhèn),年代為清,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大埔縣工農(nóng)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埔北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高乾昭穩(wěn)堂位于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zhèn),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埔北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高乾昭穩(wěn)堂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粵東地委機關舊址勝坑愛廬居位于梅州市大埔縣銀江鎮(zhèn)勝坑村,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粵東地委機關舊址勝坑愛廬居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杰廬位于廣東大埔縣三河鎮(zhèn)梓里村祠堂下,建于1943年,為范漢杰所建。坐西北向東南,二層樓房自由式院落,土木結構,硬山頂蓋灰瓦,琉璃瓦當?shù)嗡,人字梁架,總進深31.4米,總面寬11.9米,占地面積449平方米。該屋外形酷似船頭,按20世紀40年代火船形狀建筑而成,故又名為“火船屋”。該屋具西方建筑風格,正面為牌坊式門樓,分別用四根水泥柱支撐,兩根水泥柱作拱梁成井字形結構,中間各開一個弧形大門,兩側一……[詳細] |
椿森第位于梅州市大埔縣荼陽鎮(zhèn)街道,年代為清,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椿森第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輔德堂位于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zhèn)北塘村,始建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為僑商張韶光,又名張舜卿(為紅頂商人張弼士的管家)所建,其結構、大小、布局與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弼士故居“光祿第”基本相同。坐東向西,前低后高,三進院落四橫屋一圍樓,前面平房,后為二層樓房,門坪前左右?guī),屋前有口半月形池塘,總面?1.2米,總進深58.3米,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中路三開間,三進之間用天井相隔,九個廳,十八……[詳細] |
一斗堂位于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zhèn)長興村,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系謝氏第八世祖所建,清代曾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二進院落二橫屋二圍樓,7個天井,143個房間。大堂正中懸掛著堂牌“一斗堂”?偯鎸71.7米,總進深51.7米,占地面積6050平方米。有獨立門樓,穿斗式構架,墻體承檁,騎樓雀替,磚雕照壁,雕花橫扦,橫檁斗拱有雕刻木構件。門前有半月形池塘,一對桅桿夾石。該建筑順山而筑,前低后高……[詳細] |
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員會機關舊址位于梅州市大埔縣楓朗鎮(zhèn)大埔角村,年代為1941年。2019年4月19日,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員會機關舊址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qū)秘密交通線纘詒堂中轉站舊址位于梅州市大埔縣青溪鎮(zhèn)虎市村纘詒堂,年代為民國。2019年4月19日,秘密交通線纘詒堂中轉站舊址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三河中山紀念堂與中山公園位于大埔縣三河鎮(zhèn)匯城村。該紀念堂建于1929年春,是鋼筋混凝土土木混合結構的二層建筑,建筑面積476平方米,占地面積7900多平方米,是全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三河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匯合處之西岸古城內(nèi),城外有虎形山,山麓之陽為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后,國內(nèi)軍閥割據(jù),南北0,內(nèi)戰(zhàn)頻繁,列強入侵。孫中山先生為挽救國家危亡,意欲把粵、……[詳細] |
萬峰樓是客家民居中中西合璧的代表性建筑。 萬峰樓位于古城村,建于1936年。該屋主體二進院落,磚木結構,雕梁畫棟,頗有工藝美術價值,四周為二層鋼筋混凝土、磚木混合結構。占地3003平方米,建筑面積2517平方米。整個建筑規(guī)模宏大,布局合理,在傳承客家民居建筑的同時,兼融了西方建筑文化元素![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