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橋,建于清代,為3墩4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北—西南走向。橋長12.11米,寬1.05米,橋板厚0.36米。橋墩上各有圓雕龍1條,雕刻線條流暢,形象生動。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玉帶橋,建于清代,為3墩4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北—西南走向。橋殘長7.87米,橋面寬0.87米。橋中部的3個橋墩上各有圓雕龍1條。龍雕精美,造型生動別致。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橋墩河橋,建于清代,為5墩6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南—北走向。橋長13.58米,寬1.43米,高1.58米。從南向北第一、二、三個橋墩上各有圓雕龍1條,其中第二、三個橋墩上的龍頭、龍尾高于橋面。龍雕造型生動、細膩。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獅子橋,建于清代,為7墩8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南—西北走向。橋長16.24米,寬1.22米,高2.3米。從東南至西北第二、三個橋墩各有圓雕龍頭1個,雕刻手法簡潔生動。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風(fēng)水橋,建于清代,為2墩3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西南—東北走向。橋長8.84米,寬1.57米,橋板厚0.5米。兩個橋墩上各有圓雕龍1條。龍頭長1.13米,寬0.45米。龍頭上昂,張口露牙,上唇呈卷曲狀;龍身刻云紋;龍尾呈纏繞狀。中部橋板迎水面線刻三紋魚等圖案。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金龍橋,建于清代,為3墩4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北—西南走向。橋長7.36米,寬1米,橋板厚0.3米。由西南向東北第一、二個橋墩東南端頂部各有圓雕龍頭1個,龍頭張口露牙、舌,造型圓潤、生動。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鴻雁橋,建于明代,為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南—西北走向橫跨于九曲河上。橋長43.73米,寬1.37米,橋板厚0.47米。原為16墩17孔,現(xiàn)為15墩16孔。西北向東南第四、十一個橋墩上各有圓雕龍1條,第七個橋墩現(xiàn)存有圓雕鴨尾1個,鴨頭已損毀。橋墩東北端頂部為龍頭,西南端頂部為龍尾、鴨尾。龍頭上昂,張口含珠;龍身呈“S”形,刻有云紋;龍尾呈纏繞狀。鴨尾上翹,呈“V”形。其雕刻手法細膩,造型生動,甚有氣勢……[詳細] |
龍燈橋,建于清代,為2墩3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西南—東北走向。橋長7.15米,寬1.41米。兩個橋墩上各有圓雕龍1條。龍頭上昂,張口含珠,龍身呈“S”形。龍尾上翹,呈縱向卷曲狀。龍頭、龍尾高出橋面0.2至0.4米。該橋雕刻精美,技法嫻熟,線條遒勁,造型生動、逼真、大方,甚有氣勢,且保存較好,結(jié)構(gòu)穩(wěn)固,是瀘縣龍橋的典型代表之一,對研究清代的交通、經(jīng)濟、民俗、雕刻藝術(shù)等有重要價值。2007年6月,四川省……[詳細] |
桂花壩橋,建于清代,為2墩3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北—西南走向。橋長7.1米,寬0.96米,高1.63米,橋板厚0.28米。兩個橋墩西北端頂部各有圓雕龍頭1個。龍頭吻部上翹,呲嘴露牙,形象生動。該橋是瀘縣龍橋的典型代表之一, 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龍巖新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為3墩4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南—西北走向橫跨于黑龍溪上。橋長15.28米,橋面寬1.31米,橋板厚0.5米。由西北向東南第二、三個橋墩西南端頂部各有圓雕龍頭1個。龍頭長0.97米,寬0.53至0.68米,高0.64米。龍頭張口露牙,上唇上翹,形象生動。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如此橋,建于清代,為2墩3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南—西北走向。橋長8.4米,寬2.1米,橋板厚0.42米。兩個橋墩各有圓雕龍1條。龍頭張口露牙、舌,上唇上翹,龍尾粗短,刻有大片龍鱗,雕刻手法粗獷。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保壽橋,建于清代,為2墩3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西北—東南走向。橋長5.67米,寬0.78米,高1.92米,橋板厚0.22米。橋面每孔用整石板鋪成。兩個橋墩各有圓雕龍1條。龍頭長0.5至0.57米,寬0.3米。龍雕精美,線條流暢。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龍鳳橋,建于清代,為2墩3孔石質(zhì)平板梁橋,呈東南—西北走向。橋長6.25米,寬1.17米。兩個橋墩東北端頂部各有圓雕龍頭1個。龍頭長0.69米,寬0.44米。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玉蟾山石窟造像,始于宋,直至清代,其中以明代雕刻居多,共有71龕造像414尊。造像沿山體呈西南至東北走向分布。其中在玉蟾山金鏊峰周圍的崖石上最集中,造像達400多尊。玉蟾山摩巖造像多為佛教造像,亦有道教、世俗造像。大者數(shù)丈,小不盈尺,雕刻精美,風(fēng)格各異。尤以“千手觀音”一壁的造像最具代表性。玉蟾山石窟對研究佛教文化的發(fā)展延伸和區(qū)域歷史文化有重要價值。1991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詳細] |
熊文燦故里石刻,開鑿在西北—東南走向的巖壁上,坐東北向西南,鐫刻于清道光五年(1825)。石刻長5.1米,寬1.3米,上款刻“萬歷丁未題名碑省志俱作永寧衛(wèi)籍瀘州人”;正文陰刻楷書“熊文燦故里”五字,字徑0.6米;下款刻“丙子科舉人后裔熊鐘璜題,道光乙酉歲九月谷日”。石刻表面生長有地衣和苔蘚,且風(fēng)化嚴(yán)重,字跡局部剝落。熊文燦,為今日瀘縣云錦鎮(zhèn)人,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進士,歷任福建巡撫、兵部尚書……[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