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媽祖廟始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清人印光任、張汝霖在《澳門紀游》一書里云:“媽祖閣,一山崷然,斜插于海,磨刀犄其面,北接蛇埒,南直澳門,險要稱最,上有天妃宮。”還有一個傳說,在400多年以前,葡萄牙人最初登上澳門時,不知道這個風景優(yōu)美的半島是什么所在,指著媽祖閣問當?shù)厝,當(shù)厝司驼f這是媽閣。葡萄牙人以為這個島就叫媽閣,于是稱澳門為MACAU,或稱馬高。澳門的葡語文名稱就是由此而來的。聞一多先生寫的組詩《七子之歌》第一首《澳門》寫道:你可知道“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我依然保管著我內(nèi)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七子之歌》寫于1926年,聞一多對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個被帝國主義霸占的祖國寶地,進行哭訴,要求回到祖國懷抱。毛澤東讀到后,稱贊聞一多“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后來聞一多這首詩一直在澳門和祖國的民眾中廣為傳誦。
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整座廟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觀音閣4座主要建筑。1874年、1875年,媽閣廟先后兩次遭受火災,由居民集資,于1875年開始重修,至1877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樣子。每年春節(jié)和農(nóng)歷3月23日娘媽誕,媽閣廟香火至為鼎盛。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都會前來拜神祈福。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nèi)的澳門歷史城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媽閣廟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位于澳門的東南方,枕山臨海,倚崖而建,周圍古木參天,風光綺麗。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廟內(nèi)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媽祖,又稱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稱其能預言吉兇,常于海上幫助商人和漁人化險為夷,消災解難,于是福建人與當?shù)厝松套h在現(xiàn)址立廟祀奉。主要建筑媽閣廟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觀音閣等建筑物。明朝時本名“天妃廟(宮)”,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時增建山門,額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祖閣”,又有另稱“正覺禪林”。建筑描述媽閣廟位于媽閣山西面山腰上,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殿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筑規(guī)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錯落有致。入口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筑,寬4.5米,只開有一個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cè)為對聯(lián),三部份均有琉璃瓦頂?shù)妊b飾,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檐狀屋脊,脊上裝有瓷制寶珠及鰲魚,緊跟在大門之后為一三間四柱沖天式牌坊,亦由花崗石建造而成,并有四只石獅分置在柱頭上。正殿為供奉天后的其中一個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稱,它和正門建筑、牌坊以致在半山腰上之弘仁殿在空間上成一直線。建筑主要由花崗石及磚頭砌筑而成,其中花崗石作主導,無論柱、梁、部份墻身以至屋頂均由此材料修筑,兩邊墻體均開有大面積琉璃花磚方窗,而在較高位置的氣窗,則為圓形。在石造之屋頂上又鋪設(shè)琉璃瓦頂,并以夸張的飛擔裝飾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頂造型又分兩部份,在朝拜區(qū)之屋頂以歇山卷棚頂形式出現(xiàn),而神龕區(qū)上方之琉璃屋頂則為重檐廡殿式,飛檐純樸有力。
林默,一名默娘,民間親切地稱她“姑媽”、“娘媽”或“媽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縣湄洲嶼的一個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滿月,從未啼哭過。因被名為“默”,又稱“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統(tǒng)軍兵馬使,棄官,隱于湄洲。祖孚,承襲世勛,任福建總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檢。默娘聰慧過人,8歲從塾師讀書,就能解書中大意。稍長,好誦經(jīng)禮佛。她…… 林默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