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尊楗閣刻石》位于滎經(jīng)縣城西十四公里(108國道2440公里)的烈士鄉(xiāng)馮家村鉆山洞滎河南岸陡峭崖壁上?淌澯诟呒s350厘米,寬約150厘米的頁巖自然斷面上,上面巖石呈傘狀向前伸出約2米,形如屋頂,有效地保護了刻石免遭日曬雨淋。刻石四周隨字體變化鑿成一不規(guī)則梯形,高65厘米,上寬73厘米,下寬76厘米。全文共52字,排列7行,隨字形簡繁,任意結(jié)體,每行7字、9字不等?涛模骸笆窨ぬ仄搅旰尉,遣掾臨邛舒鮪,將徒治道,造尊楗閣,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陳春主!弊舟E清晰完整,最大字徑寬9厘米,高約13厘米。書法風(fēng)格極具早期漢隸典型特征。結(jié)體寬博、橫平豎直,波磔不顯,古樸率直,中鋒用筆,以篆作隸,變圓為方,削繁就簡。其章法錯落參差,灑脫大度,反映了由篆及隸的演變過程。
《何君尊楗閣刻石》最早見于宋代洪適《隸釋》記錄,全文記載與刻石完全相同。洪氏記:“蜀郡太守何君閣道碑,字法方勁,古意有余,如瞻冠章,甫而衣縫掖者,使人起敬不暇。雖敗筆成冢,未易窺其藩籬也!焙槭稀侗稀罚骸捌湮7行,字?jǐn)?shù)不等,或六字或九字。宋代晏袤評《開通褒斜道刻石》:書法奇勁,古意有余,與《蜀郡太守何君閣道碑》體勢相若,今《何君碑》不傳。”《字源》證此碑在雅州!赌珜殹酚洠骸按吮鲇诮B興辛未年(公元1151年)在滎經(jīng)縣,以適邛笮之路也!鼻宕T晏海《金石索》據(jù)《古刻叢鈔》記載有《何君閣道碑》拓本?涤袨椤稄V藝舟雙揖》對該碑盛贊有余。據(jù)民國十七年版《滎經(jīng)縣志》載:“滎經(jīng)舉人汪元藻《重修何君閣道碑跋》:原刻石失傳久矣,原碑在明季為巡按吳某取去。他本人請在成都知名書法家沈鶴子據(jù)《金石索》臨摹刻碑立于原滎經(jīng)中學(xué)內(nèi)。近代鄧少琴《益部漢隸集錄》據(jù)沈氏臨本雙鉤圖錄,后之編錄碑刻者已誤傳為漢隸真跡!逗尉痖ラw刻石》的發(fā)現(xiàn),佐證了宋代史書的記載,糾正了后期碑刻志書的誤記。
《何君尊楗閣刻石》的發(fā)現(xiàn)為“南方絲綢之路”提供了非常難得的資料。同時也為“牦牛道”滎經(jīng)段路線找到了實物證據(jù),推翻了以往史學(xué)界的不實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