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兒山塔位于鲅魚圈區(qū)熊岳鎮(zhèn)望兒山村的望兒山頂,是一座藏式磚塔。使用青磚砌造,底基直徑4米。全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上、塔頂和沙桿六部分組成,高約11米。
塔基八角形,直徑4米,高0.35至0.5米,高低不整由巖石凹凸不平所造成,使用素面青磚砌筑。塔座下部亦八角形,高2米,由座盤、束腰、上眉及蓮花組成。塔身建在蓮花座上,棗核形,接近上部有一亞腰,正南面下鼓腹部位設(shè)一券頂式小佛龕。龕內(nèi)原供有神像一尊。塔上為八柱形,上部出檐,極似古冠。塔頂由正倒而置的雙鐵釜構(gòu)成。沙桿為一鐵矛狀裝飾,立在塔頂?shù)蔫F釜內(nèi)正中。建塔所用青磚長為33厘米、寬17厘米、厚7厘米。白灰抹口厚約一厘米。綜合塔的形制及所用建筑材料分析,此塔應(yīng)為遼金時期所建的藏式塔。
據(jù)《蓋平縣志》卷一,禮冊,七十四頁古跡,名勝篇記載:“望兒山高,山顛有塔,根有石橋”。又據(jù)本卷七十一頁古橋篇載“仙人橋在城南五十里望兒山后山麓,為沙礫結(jié)成一道石崗。有好事者開辟作一室,洞窿然如橋狀。洞中琢有棋盤,石椅等物,夏秋間,時有游人消遣于此。”當(dāng)?shù)厝朔Q石橋為石棚,橋的形狀酷似一條短虹,洞存而棋盤、石椅不見。山的東北懸崖半山顛有一自然形成的石塊,依一定的角度和距離眺望很似古代婦女的頭像,發(fā)式、五官清晰易辯,人稱“婦首石”。
由于磚塔遠眺很象一操手西望大海的老婦人,故得民間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讀書人,乘船過海趕考,不幸遇風(fēng),身葬魚腹。母思兒歸,每日登山了望,總不見兒身影還家,老婦人最后死于山頂!贝u塔就是這位慈母的化身。望兒山塔與其周圍的石橋、婦首石等組成了一道極有價值的自然景觀,與動人的傳說構(gòu)成的人文景觀名揚海內(nèi)外。
此塔在1948年、1968年和1980年有過三次維修,2014年省文物局再次投資進行修繕。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發(fā)[1984]108號)公布望兒山塔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發(fā)[2008]18號)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范圍:從望兒山山頂至山腳周圍(包括涼亭)。
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40米以內(nèi)為五類建設(shè)控制地帶。
信息來源:市文體新廣局 供稿人:董文杰
望兒山村:望兒山村…… 望兒山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