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禹城東北距老縣城十里的徒駭河上有一座大橋,名曰張漢橋(也曾叫廣通橋)。明朝成化年間,河西劉莊有一位姓張名漢的大善人,看到往來客商車馬難行,且時有失足落水溺死者,坐視不忍,毅然購置磚石、木料,召集民工修建了一座九孔橋,并在河西路南修建一座真武廟,以鎮(zhèn)橋、河。往來客商及當?shù)匕傩諢o不歡欣,張漢之名聲遂為大震,人們便不約而同地稱此橋為張漢橋。后又補橋并加添橋五孔,修成十四孔橋,比原來更壯觀。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秋,陰雨連綿,河水猛漲,又將橋沖塌。隨即又有劉豹、張茂芳等義士為首,倡設(shè)基金會,召集鄉(xiāng)民重修大橋,且增添二孔,遂建成十六孔大橋。為表彰張、劉諸君先后數(shù)次修建增補橋粱之義舉,頌揚他們的功德,眾鄉(xiāng)紳恭請賜進士第巡按山西監(jiān)察御史臨邑邢侗撰寫了紀念碑,并根據(jù)文人雅士們的提議,將橋名改為“廣通橋”。碑名曰《重建廣通橋碑記》?墒侨藗?nèi)粤?xí)慣叫它張漢橋。
至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原,其出于軍事及經(jīng)濟侵略之目的,便奴役當?shù)匕傩諡樗麄償U修從臨邑至禹城火車站的公路(當時人稱汽車道),并修建了一座五孔石橋(此橋在原張漢橋北約一里處)。橋上裝有雁齒護欄,挺洋氣,故當?shù)厝朔Q“洋橋”。自從有了這座洋橋之后,原來清末修的舊磚橋仍伏臥于河床之上。20世紀六十年代初,在“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號召下,舉國上下大搞水利建設(shè),隨著徒駭河的拓寬、加深,原來的舊橋和被稱為“洋橋”的新橋一并被民工們的獨輪車及撅锨除掉,代之而起的是鋼筋水泥澆鑄的現(xiàn)代化大橋。
信息來源:禹城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