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務寺位于青海省同仁縣城隆務鎮(zhèn)西南,是-教寺院。藏語稱德欽曲科爾郎,意為“隆務大樂0洲”。寺院依山傍水,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早于甘肅拉卜楞寺和青海塔爾寺,位居安多諸寺之首。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后多次擴建修繕,為藏漢合璧式建筑風格。
1958年前,全寺建筑占地380畝,有大小殿堂31座1730間,-昂欠43座4201間,僧舍303院,計2734間。全寺共有耕地區(qū)性1000畝,馬2000匹,牛7200頭,15500只,寺僧1712人(其中-43人)。該寺于“文革”期間拆毀大部,僅存經堂3座353間,昂欠5座623間,僧舍24院225間。1980年12月批準開放,現(xiàn)重建天女殿、靈塔殿、觀音殿、文殊殿、曲哇殿及密宗學院,僧舍10余院。
寺院依山而建,布局錯落有致,裝飾華麗宏偉。大經堂位于寺院中央,建筑面積1700多平方米,周長170米,內有巨柱18根、短柱146根、內供釋迎牟尼等數(shù)十尊塑像,造型精美,莊嚴肅穆,尤其宗喀巴大師像高11米,座底周長26米,通體鍍金,嵌滿金玉寶石,更顯得金碧輝煌。寺內珍藏各類藝術精品和珍貴文物,還有明宣德賜封的“弘修妙悟國師”牌以及明天啟五年由明帝題賜的“西域勝境”匾額。
還有眾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畫、堆繡、唐卡等藝術品,浩瀚的佛教經卷典籍,成為省內又一處佛教藝術博物館。學經采用色拉寺杰巴扎倉教程,并于色拉、甘丹二寺設有冷本康村,供本寺僧人入藏學經居住。歷代多出高僧,著述頗多。其中《夏日倉噶丹嘉措全集》、阿繞倉所著《天牘柱式》、堪欽倉所著《辯論初階》等最有影響,廣為流傳。
1996年11月,隆務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